平安保险商标与微信商标的battle,腾讯败诉?

点击:1067 日期:2019-12-05 选择字号:
平安保险商标与微信商标的battle,腾讯败诉?

>内容太多不想看?拨打400-003-0340免费咨询

  近日平安保险申请的商标被腾讯公司起诉,认为平安保险的商标侵权了公司旗下的微信商标,于是两位进行了battle之争,看看谁赢了。

平安保险申请商标详情:

  2014年09月29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保险)申请注册了第15448544号商标,该商标于2018年09月21日注册成功,核准注册在第36类不动产经纪; 担保; 信托; 典当; 募集慈善基金; 经纪; 保险; 银行; 基金投资; 艺术品估价服务上。

平安保险商标截图

腾讯起诉缘由:

  腾讯认为平安保险申请的图案是在“碰瓷”微信。

微信商标

  对此,腾讯于2015年11月13日提出异议。

腾讯认为:

1.平安保险申请的这件商标,与自己申请的第9085979号“微信及图”商标(以下称引证商标一)图形部分较为近似,而自己这件商标已达到驰名程度;

微信商标注册截图

2.平安保险申请的这件商标还与其持有的第12479248号、第13872047号“微信及图”商标(以下称引证商标二、三)构成类似服务上的近似商标;

微信商标注册截图

微信商标注册截图

3.微信图形是腾讯首创,腾讯对其享有著作权,平安保险的行为侵犯了腾讯的在先著作权。

  于是在异议阶段,腾讯的努力成功让商标被驳回注册申请。

  这时候换成平安保险不服了,于是在2017年05月31日提供了相关材料向商评委申请复审。

商评委认为:

1.针对于驰名商标来说,腾讯拿出来的引证商标一和平安保险申请的商标商品分属不同领域,服务或商品之间关联性较弱。

2.针对图案来说,平安保险申请的商标由图形构成,其中的符号“+”及笑脸图形设计使其较具有显著特征,与引证商标二、三“微信”及图形的构成在整体视觉效果及设计手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针对于著作权来说,两个图形存在差异,所以未构成实质性近似。另外腾讯也无法证明,在2014年之前,微信图标使用在保险等相同或类似的服务上具有一定影响。

  综合其他原因,最终,腾讯的如意算盘落空,该商标被核准注册。

  当然,腾讯的敏感不是一次两次了。

  那些年,腾讯敏感的小神经

  “微信食品”被腾讯起诉,最终赔偿1000万;

  “腾讯耳机”被腾讯起诉,索赔2000万;

  币应APP被腾讯起诉抄袭微信;

  ......

  其实,对于公司层面来说,这种敏感小神经是必要的,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形象,积累的品牌口碑,别人假借着注册近似商标来蓄意“碰瓷”,不仅抢占了自己的流量,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且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反倒会因为盗版影响自己。

如何才能有效的遏制商标被“碰瓷”?

1、加强商标监测。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商标公告》,如发现相同或近似商标,及时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异议;应委托商标代理组织进行市场追踪监测,及时反馈侵权信息。

2、防御性注册。根据"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原则,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可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以免受职业商标炒家的侵害,这点可以参考小米、阿里巴巴等公司。

3、市场未动、商标先行。在新开发的商品进入市场之前,确保所用商标已经取得权利。

  商标侵权、商标注册、商标转让版权登记等知识产权业务请咨询东莞商标注册公司,咨询热线400-003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