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局调整商标“撤三”申请规则是什么?

点击:76 日期:2025-06-30 选择字号:
商标局调整商标“撤三”申请规则是什么?

>内容太多不想看?拨打15814380920免费咨询

  全国商标代理机构陆续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新要求:申请撤销连续三年未使用商标(简称"撤三")的申请人,必须提交更严格的初步证据。这标志着沿用多年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发生重大转变。

  一、新旧规则对比

  原规则:申请人仅需简单说明情况,举证责任完全由商标注册人承担。常见做法是上传几张网页截图即可。

  新要求:

  1. 必须提交包含三类证据的调查报告

  - 网络检索证据:覆盖百度等搜索引擎、淘宝等电商平台、微信等社交媒体,至少3个平台各5页连续搜索结果

  - 实地调查记录:走访注册人经营场所、相关市场的图文证明

  - 注册人资质证明: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经营范围证明等

  2. 需提供系统化的分析报告

  包括调查方法、证据清单、结果分析等完整框架

  二、法律依据与改革背景

  依据《商标法》第49条及实施条例第66条,商标局针对两类乱象强化审查:

  1. 恶意撤三:某商标曾被连续申请撤销60余次

  2. 证据造假:部分申请人提交片面截图蒙混过关

  典型案例显示,有企业利用旧规漏洞,通过频繁撤三扰乱竞争对手正常经营。新规通过提高举证成本,有效遏制滥用程序行为。

  三、实操指南:如何准备调查报告

  (以虚构商标"商标撤三"商标为例)

  1. 网络检索(耗时约2小时)

  - 百度搜索"商标撤三+核定商品":展示前5页结果截图(含时间戳)

  - 淘宝/京东商品搜索:保存未找到相关商品的页面存档

  - 微信文章搜索:导出无关联内容的检索结果

  2. 实地取证(建议委托第三方)

  - 拍摄注册人办公地现状(如场地空置)

  - 收集大型商超无售卖的商家声明

  3. 企业信息核查

  - 下载国家企业信用报告,证明企业经营范围不符

  - 查询商标局官网,确认无使用证据公示

  四、攻防策略解析

  申请人注意事项:

  - 预算增加约3000元(含公证费用)

  - 委托专业代理机构制作证据链

  - 重点排查注册人官网、行业展会信息

  注册人应对策略:

  - 建立商标使用档案(发票、合同定期存档)

  - 每季度在电商平台进行象征性销售

  - 及时办理商标许可备案

  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实施后预计撤三成功率将下降约40%,但合规的正当申请通过率可能提升。建议企业每年投入约1万元建立商标使用证据库,既可防御撤三风险,也为将来维权保留主动权。